社会
娃哈哈瓶盖印形似公章引热议 学生无奈之举[看点]
2025-09-09 22:27  点击:120

最近,“娃哈哈瓶盖当公章”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。原本普通的饮料瓶盖,竟然成了学生实习证明上的“盖章神器”,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高校就业评价体系下学生的无奈与挣扎。

娃哈哈瓶盖印形似公章引热议

娃哈哈瓶盖内侧独特的放射状凸起纹路和中心的圆形凹陷,按压后形成的红色印记边缘有星星点点的“星芒”,中心则是一块圆形留白,看起来像一个简易版公章。有学生将这一发现拍成视频,展示瓶盖在印泥里轻轻一蘸,再稳稳地按在纸上,一个清晰的红色“印章”便出现了。甚至有网友钻研出“进阶玩法”,通过旋转无字瓶盖,盖出模糊红圈,用来模仿公章上的复杂图案。这种工业设计上的无意巧合,为走投无路的学生们提供了一种“盖章平替”方案。

娃哈哈瓶盖印形似公章引热议 学生无奈之举

这背后是高校不合理就业评价体系带来的压力。部分高校将实习证明与毕业证挂钩,甚至强制要求学生提交盖有“知名企业公章”的实习证明,否则就扣发毕业证。然而现实中,大企业实习岗位竞争激烈,普通学生很难获得实习机会。面对毕业的“硬指标”,学生们只能另寻出路。于是,娃哈哈瓶盖这类“公章平替”便成了无奈之选。此前,云南就有10名学生借用同一家小卖部盖章,结果被班主任质问:“哪家小卖部能招十个大学生?”而万金油盒子、化妆品瓶盖等日用品,也纷纷被开发成“公章替代品”,可见学生们为了凑齐实习证明,已经绞尽脑汁。

娃哈哈瓶盖印形似公章引热议 学生无奈之举

“娃哈哈瓶盖当公章”表面看是学生的创意之举,实则是对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无声抗议。高校要求学生实习本意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,但如今却演变成一场“盖章闹剧”。学校只看重实习证明这一结果,忽视了实习过程的监督与指导,让实习沦为形式主义。对学生而言,这种被迫造假不仅无法提升自身能力,还违背了诚信原则;从长远看,虚假的实习经历进入就业市场,也会扰乱人才评价秩序,让真正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失去公平竞争机会。